白樺茸,又名「樺樹菇」,日本有人叫「樺穴茸」。是一種生於白樺樹上的藥用真菌,其子實體呈炭黑色的塊狀形態,主要分佈於俄羅斯北部、北歐、日本(北海道),滋生在北半球北緯40°~50°的地區,這種真菌的活性極強,會不斷吸取樺樹的養分,大約10-15年之後會把白樺樹的精髓吸收殆盡,使白樺樹枯死。可見這種真菌的生命力有多麼旺盛。這種先出現、再吸取白樺養分、使其枯萎的過程,與人類癌細胞增生、逐漸破壞健康的人體細胞,最後油盡燈枯而死如出一轍,所以才有「樺樹之癌」的惡名。
神奇的白樺茸被一般人所知是由前蘇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Solzhenitsyn,Aleksandr Lsayevich的小說(1970年獲得)引起的。文中有這樣一段描寫:有一俄羅斯村莊多年來熬一種氣味和色澤類似咖啡的樺孔茸(白樺茸)茶,結果村莊裡無一人得腸胃病及癌症。以此為據,樺孔茸(白樺茸)開始被廣泛關注。 俄羅斯人認為:這是上帝賜給苦難人類的一種神奇的禮物,可用來防治肝癌、愛滋病賀-157大腸桿菌中毒。日本的研究咳嗽及各種疾病恢復?'萬能藥'。
白樺茸的成分
樺樹茸的主要成分有多糖、黑色素、樺褐孔菌醇、SOD、多種氧化三?類化合物等超過215種成份,它能有效地針對荷爾蒙和免疫系統失調及對抗癌腫瘤的成長。白樺茸化驗結果發現其所含的S.O.D.(超氧化物岐化酵素)是靈芝的55倍, 巴西蘑菇的23倍, 猴頭菇的25倍, 水溶性多醣類如1,3-1,6 β--葡聚糖高達 55.6mg/g。
樺褐孔菌在俄羅斯民間作為治療疾病的藥用真菌,屬於純中藥,是21世紀的保健功能性食品。